李庚的作品有时给人看到奔放大胆跃动式的笔触,但又经常使人感到他的画面漂泊着荒凉、寂静的情绪。在传统的山水画中,他却使人看到新意。画中树与树的姿态、果断的泼墨是他心境的反映。是属于崭新的。
――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 哲学家 梅原猛
李庚的画给人感觉到大。笔的力度如音响一样逼人入其境,山也动水也在流,使人想到东方流派,在小小的纸上总是布满岩石、繁林茂树、水流涌出,这就是李庚喜欢的山水画。不管怎么小的画也存在着看空间的妙意。他的绘画透过纸通往宇宙。
――日本艺术院会员 作家 水上 勉
李庚只有40岁。但已来日10年以上了,是优秀的水墨画家与我还有一层关系,同在京都一所大学任教。但是,使我感铭的是他那使人不可思议的画才,还有不知足的热烈求知精神。他有很高天份,却衣装朴素地在世界各地探求不已。几乎是用步行僧似的态度。按东方先辈画家们的方法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他也想在现代社会实行吧,就这些使我相信他不会不做出充满魅力的成绩。……我希望在21世纪,他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水墨画家……。
――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 国立美术馆馆长 河北伦明
李庚的绘画抽象与写实兼有,有时他的用墨与笔触重叠,样式带强力的构成空间形式。但有时随着墨色变化,他绘制着云烟。他在这方面绘画态度与塞尚相似。为什么这么说呢。赛尚将自然用几何形的要素进行还原。再从那里着手再构成。给绘画带来骨骼与立体性这些在李庚艺术上是能找到相通点。
――国立国际美术馆长 木村重信
东洋和西洋的不同国家的美术成果钻研的结晶,对本国传统的水墨绘画的创新和感动。 ――国立美术馆主任研究员 中国绘画 盐田昌弘
李庚在日本发现什么,或者正在发现什么,我心思着中国画的命运,静静地关注着他。从对象内部涌溢出来的能量和强力的泼墨优美紧致的结合,像电击一般地可以迎面感受到。如此具有构成力的画家,在现代中国是很难见到的。他能够怎样成长,我非常地关注。 ―― 陈舜臣 日本艺术院会员,小说家
可以说李庚的绘画是有独自的画境,他绘画的各个角端也使人感到一种知性,听说他的家从这到那里都是书,生活在书堆里,那么一定喜欢书吧,我想得不错的话,他的灵感
一定是从此得到启示。
――日本文化勋章获得者 西亚博物馆长 三工上波夫
TOM美术同盟
自幼喜爱绘画。好读书,爱骑马,擅速写。青少年时代,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度过,于工笔重彩研究上下过苦功。酷爱水墨,表现手法主要用积墨,有时也用没骨法,对古典技法研究有比较深厚的功力。
授业于日本名门大学京都市立艺术学院、大学院。80年代受文豪井上靖的重视,介绍到日本文学界、艺术界,并得到美术界的承认。之后,尚在大学院学习期间,经哲学家梅原猛的邀请和介绍进入美术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,并受托重建因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论影响而被废除的大学水墨画课程。是80年代日本画系统研究室里仅有的外籍教官之一,被认为是京都第三学派梅原猛的新人之一。
1985年在西德大学里主持东方艺术讲座,并在美术馆举办展览。1987年以后,在河北伦明领导的研究班子里负责水墨研究,摸索新体制,在几个狭窄的领域里负责数项研究工作。曾在日本的2个美术大学里导入“水墨画研究学分制度”。在西德、日本经十数年潜心研究,创立《素材+表现》《从零开始》等新的海外水墨教学于研究方法。
其作品被日本新闻界、评论界称为“心境山水”(1982年~1985年)、“新古典主义”(1985年~1989年)、“染色媒体+麻草类支持体”的研究系列(1984年)(1994年),是属于抽象性、观念性研究作品。
主要作品有《麻+染色+黑》II III 系列、《墨+表现》II系列、《西班牙之夜》《意大利之桥》《西德之河》《古都三桥》I II III 、《诗人系列》《为世纪末大作曲家马勒而作》系列、《彭城怀古》《诗人》《诗境》《加古川》等。
90年代初,日本美术界领导层深感美术从形式到表现方法的变化加剧,“体制”及“市场”不稳定。危机感使一部分国立美术馆长及新闻界美术部长组成研究小组,从全国的画家里遴选优秀及骨干人才,创作具有“研究性”、“前倾性”作品,每年在日本全国十个美术馆巡回展出。籍此广泛收集信息,发现并提出问题。河北伦明指名李庚提交水墨作品,参加这一系列活动。
李庚除绘画之外,还长期对日本画、唐代绘画、西域绘画、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他认为,早期油画与中国唐代绘画同属蛋彩型画种。在西德教学之余,主要对铜板画及北方文化复兴期早期绘画进行研究。他认为德式素描与东方绘画在结构上共性比例很大,并多次在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早期的壁画,摹写过乔托、佛朗契斯科、佛朗·安其里科、契马菲、马隆桥等人的壁画。曾与日本壁画专家前往与梵蒂冈国立研究所的专家们研修过壁画。
早期研究宋元绘画,提出宋元绘画同源异质的观点。后来转向明清绘画的研究,提出文人画是“概念的享受”等观点。
李庚的作品可分为四期。早期为写实主义、抒情派;中期为表现主义、浪漫派及抽象主义;之后为古典时期、超越派。最近被美术界及评论家誉为澄怀派,有“透明水墨的诗人”、“墨的呼唤者”之称。